4月8日,全国首个《中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基层医生版)》(以下简称“《共识》”)、《中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居家管理指导意见(2023)》在武汉发布。诸多业内知名专家基于近三年来国内外对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诊断治疗指南、文献及相关临床实践经验,共同制定了该《共识》,旨在为不同疾病发展阶段、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路径,对老年群体的新冠诊疗和健康提升工作进行指导和示范。
后新冠时代,总结老年慢病人群感染防治的经验,保健康,防重症自今年初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以来,工作中心由“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如何管理老年慢病患者健康变得尤为重要。本次《共识》发布会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提供学术指导,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公益支持。发布会暨论坛当天,200余位老年科专家学者、社区医院医务工作者、新闻媒体汇聚一堂,共同总结老年新冠诊疗的经验,探讨后新冠时代老年慢病人群的健康保障和疾病防治。
发布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齐海梅教授对《共识》进行了解读,并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基层医院治疗原则、原发病加重的向上级医院转诊指征、营养治疗和康复指导、抗病毒治疗和氧疗、中医药、合理用药、疫苗接种等工作进行了全面介绍。共识特别指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营养不良风险增加,重症化、死亡风险也随之升高。肠内营养治疗,不仅是老年感染后的基础治疗手段之一,也是老年人功能康复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治疗措施。基于病情,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为不同患者定制的个体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可以应用于老年新冠患者的危重期、急性期、康复期、居家稳定期的全病程治疗。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医院书记奚桓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杨维中教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前任主委、北京医院于普林教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张存泰教授等《共识》编写专家组成员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医学营养加运动,解锁健康晚年生活,助力健康老龄化医学营养不仅对老年慢病的治疗及功能康复非常重要,对维护活动功能、提升晚年生活质量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我国合并慢性病的老年患者高达1.9亿,新冠病毒侵袭时,老年慢病患者是高风险人群。提升老年慢病患者的身体素质,加固免疫力是当务之急。王建业教授表示,“保证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营养摄入,并配合适当活动,是保障老年健康的重要措施。老年慢病患者尤其要需要关注自身营养状况,一旦出现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问题,要及时进行医学营养干预。充足营养加运动可以维持肌肉量,帮助老年人维护身体机能,构建抵御疾病的免疫力屏障,助力国家‘健康老龄化’战略。”
“医学营养是提升老年人的免疫力、帮助疾病康复的基础治疗措施。达能纽迪希亚专注肠内营养领域,一直致力于通过医学营养,帮助中国慢病患者活得长、活得好。”达能纽迪希亚成人医学营养高级市场总监宋志全表示,“面对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我们希望通过利用纽迪希亚百余年的专业积累,为有营养需求的患者提供医学营养专业产品和服务,同时携手各方推动医学营养和运动‘双管齐下’的观念科普,全方位守护老年人的营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