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衰弱是十分重要的老年综合征,常见于高龄和共病的老年人,为老年人失能前兆,是介于生活自理与失能、死亡前的中间阶段。更为重要的是:老年衰弱的发生发展在全生命周期中是一个可控、甚至可逆的动态过程,因此成为重大公共健康问题,近二十年来一直是老年医学界热点研究领域。我国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中约有10%患有衰弱,75~84岁老年人约15%,85岁以上老年人约25%~50%。我国老龄人口总数和老龄化速度均居世界首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行动之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目标之一是降低老年人失能的发生率,因此老年衰弱的防控与诊疗管理应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重点关注。
作者简介
刘幼硕教授
医学博士,老年医学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衰老与老年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老年医学学科负责人。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内分泌代谢疾病学组组长,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前任、候任主委,《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和Aging Medicine编委,首批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一)老年人衰弱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 失能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突出难题。衰弱前期是老年人迈入失能的窗口期。及早识别与干预衰弱是阻击老年人失能的重要任务。预防衰弱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为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制定老年人衰弱预防专家共识(2022)。着眼可控的危险因素,该共识结合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及循证医学证据,从以下多方面推荐衰弱的预防策略:(1)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2)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加强老年人健康 管理;(3)定期进行老年综合评估;(4)健康的生活方式;(5)个性化的营养干预;(6)运动锻炼;(7)认知训练;(8)预防跌倒;(9)心理健康;(10)多病共存和多重用药的管理。(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2.05.001)
(二)ICOPE:老年人内在能力评估和衰弱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的世界老龄化和健康报告中指出,衰弱与个体的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下降有关,提高个体内在能力可预防衰弱。老年人整合照护(ICOPE)项目因此诞生。内在能力模型包含运动、营养、认知、听力、视力和心理6个维度。从2020年1月1日-2021年11月18日,法国10903名社区老人(平均年龄76.0岁)进入ICOPE项目第一阶段,构建内在能力的数据库。在进行中的第二阶段研究将继续探索内在能力变化轨迹及其与衰弱状态的关系。在此之前,2020年我国康琳、刘晓红教授团队对北京长者友善社区的230例75岁以上老年人完成为期2年的内在能力变化与衰弱相关性的分析,研究结果发表于2021年发表在《医学前沿》期刊。(doi.org/10.1016/S2666-7568(22)00097-6;https://doi.org/10.3389/fmed.2021.751586)
(三)饮食教育和运动可以短期预防衰弱前期的进展饮食和运动是衰弱的主要干预措施,也可以预防衰弱前期向衰弱的进展。如何发挥饮食和运动的预防作用是重要研究方向。新西兰SUPER研究开发SC模块(饮食教育和烹饪课程)与SAYGO模块(每周3小时运动x8周),在当地社区2678名衰弱前期(Fried指数1.9分)老年人(平均年龄80.3岁)中实施观察2年。相较于对照组,实施SC模块和/或SAYGO模块的老年人在短期内衰弱的发生率低。模式化的饮食/运动方式在短期内能普及健康知识教育,而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干预将有助于扩大获益。(https://doi.org/10.1016/S2666-7568(22)00124-6)
(四)口腔卫生问题预测老年衰弱与失能 一项来自英国地区心脏研究(BRHS)和美国健康ABC的前瞻性研究针对7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访8年,探讨口腔健康状况与肌力和日常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刊登在近期《柳叶刀 健康长寿》上:牙齿完全脱落及其导致的进食障碍、牙周疾病、口腔卫生欠佳与步速下降/5次起坐试验花费时间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口干与日常活动能下降相关。老年口腔问题是老年人衰弱和失能的风险因素,也将是预测指标。(https://doi.org/10.1016/S2666-7568(22)00222-7)
(五)临床衰弱评估和老年评估改善老年创伤患者的预后老年人是创伤事故(如跌倒)入院的高危人群,衰弱是创伤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刊登在《柳叶刀 健康长寿》上的FiTR研究纳入来自英国23个创伤中心16,504名老年人(平均年龄81,9岁),并随访2.5年。临床衰弱量表(CFS)评估分值越高的老年人死亡风险越高,跌倒前坚持锻炼的老年人CFS分值相对更低,预后更佳。而创伤住院后72小时内实施老年评估可显著减少严重创伤后的死亡率。(https://doi.org/10.1016/S2666-7568(22)00122-2; https://doi.org/10.1016/S2666-7568(22)00144-1)
(六)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管理提高抗癌老龄人群生活质量 澳大利亚INTEGRATE研究纳入154名实体瘤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老年人(平均年龄75.5岁),在其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过程中观察老年综合评估及综合管理的额外获益。老年综合评估实验组在治疗24周内衰弱/失能发生率低,非计划住院次数显著减少,虽然生存率较对照组无差别,但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在衰弱/失能风险的老年人群启动抗肿瘤治疗时推荐实施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日常管理。(https://doi.org/10.1016/S2666-7568(22)00169-6)
(七)高龄衰弱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方案探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方案因老年患者多病共存、免疫化疗方案不耐受等特点成为难题。上海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团队针对衰弱前期和衰弱期(结合老年综合评估)的高龄患者(75岁以上,平均年龄80岁)进行2期临床试验,证明依鲁替尼、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的IR2方案有足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方案将进入3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DLBCL患者的一线用药。(https://doi.org/10.1016/S2666-7568(22)0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