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王国玮,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出身于中医世家。198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王国玮谈肝病中医调治》一书,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发挥中医特色、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各类肝病的道路。提出“百病从肝治,治肝先实脾”的治肝思路,并继承其父慢性肝病、肝硬化、湿热为主要致病因素,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善用理气药的理论和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近年来,在临床实践的同时发表了大量科普文章、普及医学知识,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以及《人民日报》《健康报》《法制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发表科普文章1000余篇。
专家采访
近年来,由于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造成脂肪肝的患病率上升,影响了国人的健康。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轻度脂肪肝患者因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而往往易被忽视。那么,哪些人易患脂肪肝?如何预防脂肪肝,防止脂肪肝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有着30 年临床经验的著名肝病专家、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国玮教授,请他为读者解读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
肝脏的主要功能
中医学的五脏是虚拟的概念,西医中则是解剖学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管一组功能。王院长介绍说,中医和西医在认识肝脏功能方面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中医认为,肝为五脏之一,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阳,又称“厥阴”,具有以下四种功能。
第一,肝主疏泄。
其中包括胆汁的代谢、支持脾胃的消化作用和情志。
❶ 由于肝主管胆汁代谢,因此肝病患者会出现黄疸,包括阴黄和阳黄。
❷ 现代医学的脾和中医学的脾有区别,现代医学的脾是造血器官,参与机体免疫功能;而中医学的脾是主管消化吸收,因此肝病患者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急性肝炎患者出现厌油、恶心等症状,慢性肝炎患者则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表现。中医学中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说肝病肯定要影响到脾,因而在患肝病时,要注意脾的养护,防止肝病影响脾的功能,即治未病,这样可以减少并发症。
❸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精神方面疾病越来越常见,而且不易治疗。这不是因为脏器发生了实质性损伤,而是因为人们对情志方面疏导的需求量增大,中医中“肝郁气滞”症状见于很多疾病,尤其以女性多见。肝脏相当于人体的“交管局”,负责道路通畅,人体道路如果通畅就不会生病,当气血瘀阻时,疾病就会发生。由于女性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较高,情绪波动较大,以及遇事易向坏处想等特点,所以容易生闷气,不会发泄的女性易患“肝郁气滞”疾病,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头疼、甲状腺结节等。
第二,肝主藏血。
即肝有储藏血和调节血量的作用。据黄帝内经记载,肝主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意思是,在平卧时,血液回到肝脏,人在站立活动时,肝脏的血液会流到全身各部位,输送营养、氧气等。经常熬夜的人往往脾气不好,这是因为养肝的时间是晚上11点至凌晨1 点,熬夜会使肝脏错过最佳的濡养时间。
第三,肝主筋。
筋即肌腱、韧带和筋膜。抽筋是肝血不能濡养筋脉的表现,通过疏肝、柔肝、养血、补气等方法,多数人都可以缓解。王院长在临床上曾见到过一位老人,4年来每天夜里都会抽筋,通过补钙病情无缓解,只能用按摩、热敷等方法,一个小时才能好转,运用中医的方法经过半年治疗而痊愈。肝脏又被称为“疲极之本”“罢极之本”,意即肝主管筋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是运动功能的根本,肝不好的人会经常疲劳。
第四,肝开窍在目,其华在爪。
通过眼睛和指甲可以判断肝的状态。王院长曾因工作劳累造成结膜下出血,通过辨证了解到是由于肝火上炎以致出现目赤肿痛,通过撤肝火(解决上火)、活血化瘀(解决出血)、凉血(防止再出血)治疗,很快就恢复了。
脂肪肝的病因及表现
王院长指出,脂肪肝的病因有饮酒过度、脂肪摄入量过高、运动不足等三方面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应酬增多,长期饮酒、高油食物摄入增加、缺乏规律运动,造成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因此,饮食无度、应酬比较多的人比较容易患脂肪肝。脂肪肝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个别人有肝区疼痛、乏力、大便无规律等。因此一般难以从症状诊断该疾病,通过B 超检查可以发现中重度脂肪肝,脂肪肝患者血液生化检查一般血脂偏高。中医上脂肪肝的表现属于“湿热内蕴”,湿热产生的原因是饮食过量,造成肝气不舒、肝郁气滞、肝脾不和。
脂肪肝的认识误区
脂肪肝认识主要有两大误区。
首先,很多人认为胖人会得脂肪肝,而瘦人不会。针对这种观点,王院长指出,胖人不一定都是脂肪肝患者,而瘦人也有得脂肪肝的,这是因为有的人虽然看起来瘦,但是代谢功能差,比如有的胖人一天能代谢半斤肉,瘦人只能代谢1 两,同样摄入2两肉,就已经超过了瘦人的代谢能力;此外,也和生活方式有关,有的人运动量太小,也会减缓代谢速度。所以脂肪肝不是胖人的“专利”。
其次,有不少老年人认为以素食为主就不会得脂肪肝,王院长表示,老年性脂肪肝比较常见,有的老年人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基本只吃素食,怎么还会得脂肪肝。这是因为衰老会表现在全身各个脏器,肝脏功能也会逐渐下降,如果年轻的时候常酗酒、暴饮暴食、缺少运动,对肝脏养护不够,年老之后肝脏的代谢能力就会受到影响。王院长强调,健康有因果,年轻的时候对身体缺乏养护,年老后健康就会受影响,要预防脂肪肝,就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养护肝脏。
老年患者应如何治疗和预防脂肪肝
老年脂肪肝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主要看血脂水平,血脂高不仅影响肝脏,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对全身各脏器都有影响。因此,如果检查出血脂偏高,首先要降血脂治疗,防止多脏器损伤;其次脂肪肝患者应禁酒;此外还要适当锻炼,老年人以散步为主;肝主情志,保持愉悦的心情,少生气,对肝脏也有保护作用。
中老年人预防脂肪肝,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四要”,即饮食要适度、运动要坚持、心态要良好,尽量要禁酒。
20岁的时候应适当摄入肉类,30岁肉类饮食比例应下降,素食比例上升,40岁时五谷杂粮比例上升,肉类比例再次下降。吃饭后不要立刻睡觉,要适当活动助消化,如果偶尔饮食过量,应适当增加运动量。
王院长最后建议,老年人肝脏养护要注意以下几点:
❶ 不要滥用和过量服用药物,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❷ 要生活规律,不熬夜,适当休息,尽量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
❸ 保持良好心态,不要大怒、发火;
❹ 饮食科学,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少脂肪为原则。少吃高胆固醇食品、烹调时少用油、控制糖类摄入。中医学讲“五色养生青入肝”,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多吃青菜。